金綠柱石別名「金色綠柱石」和「黃色綠柱石」,用於稱呼綠柱石中黃色系的寶石,亦是一種廣受歡迎的能量石,特別有助於提升對人生的希望、歡喜與財運。以下將詳細介紹此寶石的名稱由來、價值、特徵,以及其作為能量石的意涵。
寶石的屬性
名稱 | 金綠柱石/金色綠柱石 |
---|---|
英文名 | Heliodor/Golden beryl |
日文名 | 綠柱石 |
顏色 | 黃色系、黃綠色 |
家族(種、變種) | 綠柱石・祖母綠・海藍寶石(Aquamarine)・摩根石(Morganite)・透綠柱石(Goshenite)・紅色綠柱石(Red beryl / Bixbite)・銫柱石(Pezzottaite) |
硬度(摩氏硬度) | 7.5 |
光澤 | 玻璃光澤 |
化學成分 | Be3Al2Si6O18 |
晶系 | 六方晶系 |
寶石寓意
希望、光輝之日
象徵
充滿希望,光輝燦爛的日子
出產國與產地
• 巴西:米納斯吉拉斯/Minas Gerais
• 俄羅斯:烏拉爾/Ural
• 納米比亞:埃龍戈/Erongo
• 塔吉克:全境
• 馬達加斯加:全境
• 奈及利亞:全境
• 烏克蘭:全境
• 斯里蘭卡:全境
• 辛巴威:全境
名稱由來
金綠柱石色澤金黃宛若太陽的光輝,因此名稱結合了希臘文的太陽「Helios」與贈禮「Doros」,意為「太陽的贈禮」。
特徵與特性
金綠柱石為用於稱呼綠柱石中黃色系寶石的寶石名,因其色澤而又稱為「黃色綠柱石」,也因看似金黃色又名「金色綠柱石」,擁有數個以顏色為名的別稱。與海藍寶石同樣主要產自偉晶岩礦床,呈現美麗的六角柱狀結晶,發現時通常是一大塊礦石,但很少達到寶石的等級
「寶石等級」是指一個礦石尚處於原石階段便被判定「有可能成為寶石」,販售天然礦石串珠的商家有時會以「寶石等級」來稱呼品質次於寶石的礦石,而上述的「寶石等級」所指的則是前者。
金綠柱石的別名
業界有一派認為「金綠柱石」(Heliodor)、「金色綠柱石」(Golden beryl)、「黃色綠柱石」(Yellow beryl),嚴格來說是三種不同的寶石,金綠柱石為黃綠色,金色綠柱石為金黃色,黃色綠柱石則為黃色,
但在鑑定上,並沒有一個區分此三種寶石的基準,這可能是造成推廣困難的原因之一。另有一說認為,呈色原因為鐵離子的是「金色綠柱石」、「黃色綠柱石」,呈色原因包含氧化鈾的則稱為「金綠柱石」,但由於有許多礦石無法藉此明確區分,因此這個說法並不普及。
世界上最大的金綠柱石成品
在切割完成的成品中,世界上最大的金綠柱石展示於紐約的美國自然史博物館。色澤為名符其實的金黃色,重達2,054克拉(約410克)。
保養方式
通常以軟布輕柔擦拭髒汙即可,若無法去除髒汙則可以流水清洗。
雖可承受蒸氣清潔和超音波洗淨,但若寶石本身有裂紋可能會導致破裂,需多加留意。「裂紋」為寶石用語,意指寶石內部所產生的龜裂,成因可能是結晶形成後受到撞擊,或者是因為溫度變化而產生。
另外,現在已經確定,若長時間曝曬於強烈陽光等光源下,金綠柱石會出現褪色的情形,故建議收納於無日光照射的地方。
價值
金綠柱石經切割後會呈現美麗的光澤,市面上寶石價值高的金綠柱石幾乎都是採用刻面切割。「刻面切割」(Facet cut)是透過切割出多個切面,藉此將寶石的光輝展現至極致的一種切割方式。
此外,偶爾也會挖掘出呈現「一條明亮形似貓眼的光帶」,具備貓眼效應(Chatoyancy)的金綠柱石,這種情形通常會採用蛋面切割。
各顏色的價值
大顆且透明度高的金綠柱石具備極高的價值,以顏色而言,金黃色最為高價,深黃色次之,黃綠色則更次一等,淡黃色或稍帶褐色的黃色,以及因內含物而透明度偏低的金綠柱石,市面流通相對較多,價格也較為實惠。因此,切割成球型用作能量石的金綠柱石幾乎都是這個顏色。
處理後可變成海藍寶石
金綠柱石與同屬綠柱石的粉色摩根石相同,經過加熱處理後,會變成帶青色的海藍寶石,因此金綠柱石有時也會藉知名度高又廣受歡迎的海藍寶石之名在市面上流通,且經過加熱處理後,以現在的技術要想辨別兩者,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金綠柱石作為能量石
財運、驅邪、希望、人生的歡喜
據說可消除不安和喪志的心緒,是引導人邁向喜悅人生的希望之石,
還能驅散自身和周遭的邪氣,幫助人向前邁進,
除此之外也能增添財運。但長期佩戴會導致能量減弱,一般建議定期用清水來淨化能量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