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流竄著各個奢華品牌的仿冒品,特別是像「包包」這類型的商品,正貨的市場流通率愈高,仿冒品的數量也愈多。名牌包與名錶不同,製造材料是皮革等有機素材,萬一買到仿冒品,包包的外觀和材質都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劣化,與真品的差異也會漸趨明顯。在未來的一系列文章當中,我們將會針對個別品牌一一介紹並說明「仿冒品的特徵」。而這篇文章則會針對整體品牌包市場,大致說明名牌仿品的常見特徵。
仿冒品也有等級之分
像LV或香奈兒這類型的名牌,不只知名度高,價格也非常昂貴。因此市面上的仿冒品相當多,不管怎麼買,基本上都很難擺脫仿冒品疑雲的糾纏。而這些仿冒品大多生產於海外的工廠,這些工廠大部分座落於開發中國家,不同工廠製造出來的仿包,無論縫製的精緻程度和包包整體的品質都有很大的落差。因此只要是對名牌包有一點研究的人,應該都能很快察覺到「怪怪的」地方。另一方面,也有一些被稱為「高級複製品」的仿冒品在市面上流通,品質與真品幾無二致。面對這種「最先進的偽造技術」,高級品牌當然也有所因應,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仿冒業者也會跟著品牌不斷更新仿冒的技術。品牌和仿冒業者不斷互相追逐,玩著你追我跑的遊戲,就是目前的現狀。而且如果遇到這種高級複製品,一般人很難分辨真假,建議最好交給專家鑑定。
粗劣仿包的常見特徵,鑑別真假的重點大解析!
○ 皮革、尼龍布及帆布的質地
品質粗劣的仿冒品有時候會反向操作,「從外觀看起來特別整潔美觀」是這類仿冒品的特徵之一。當然,隨著時間流逝,這種仿包仍然會漸漸露出馬腳。
○ 如果是皮革製品……皮質摸起來不光滑、也沒有厚度、些聞起來會有一股塑膠味、缺少細微的毛孔。
○ 如果是帆布製品……縫線不細密、觸感粗糙(縫紉的針數較少)。
○ 如果是尼龍製品……瀰漫著化學製品的刺鼻氣味。
上述這幾點,就是「劣質仿冒品一眼就能看出的特徵」。
○ 拉鍊或螺絲等五金零件
下一個比較容易分辨出真假的特徵是「五金零件」。拉鍊的五金零件是特別容易分辨的部分。舉例來說,LV使用的拉頭零件有固定的規格,因此可以透過檢視拉頭來識破劣質仿冒品。若是擁有「真品五金零件規格」的相關知識,就能簡單將其運用在辨別贗品上面;不過即使相關的知識不足,還是有一些可供分辨的重點,例如塗層斑駁、品牌LOGO文字的粗細與真品不一致……等等。另外,有蓋的包包通常會有鈕扣形狀的包扣(是否為圓形?),也是鑑定真偽的重點之一。
○ 縫紉品質相當重要
縫紉品質是最能反映出工廠等級的觀察重點,因此被認為是鑑定真假的判斷基準。這邊介紹幾個比較簡單,沒有相關專業知識也能看出來的重點。首先,一般來說是正品的話,縫紉的力道會均勻且縫線平整,不會產生凌亂的線頭或出現不平整的部分。相反的,仿冒品因為製造間隔長,經常會產生縫線突出、縫線不一致或不平整等問題。雖然判斷基準是比較之下的相對結果,但對一般人來說,最容易分辨劣質仿冒品的地方,就是縫紉的品質。
○ 刻字(燙字)的差別
品牌包通常會將品牌LOGO壓在五金零件或皮革上面,這也是特別容易看出仿冒品的部位之一。即使不是專家,只要經常接觸該品牌的包包,也能一眼看出差距!當然,透過品牌LOGO分辨真偽時,每個品牌可供分辨的細節都有差異。但若要舉出一個一般人也能夠簡單辨別的共通點,那就是「字體的深度是否完全一致」。仿冒品相當容易漏餡的特徵之一,就是品牌LOGO會因為文字不同或位置不同,而產生字體深淺不一的狀況,例如字體邊緣的部分較淺較淡,更嚴重的可能會淺到看不出來。這是非常容易辨認的重點,請務必牢記在心。
○ 劣質仿冒品的其他綜合特徵
上面粗略列舉了一些比較容易分辨出仿冒品的幾個特徵,即使是非專家的一般人也能透過觀察這些重點來分辨真偽。不過,專賣店的鑑定方式並非如此,品牌包的話,專家並不會只針對細節一個一個逐項查看,大部分是會透過「整個包的綜合特徵來判斷真偽」。畢竟仿包的成本低廉,不可能會用比真品更好的材質製作,縫製也是在人力成本較低的工廠進行,因此整體的完成度和質感絕對比不上真品。當然,如果是製作等級相當高的高級複製品,判斷標準又是另一回事了。但只要是「外觀特別整潔美觀,但就是有違和感」或「車縫的邊緣凌亂磨損」這類型的特徵,通常「一眼就能看出來」。因此當你認為「說不上來是哪裡有問題,但就是覺得不對勁……?」時,最好帶著懷疑的目光仔細確認。
當然也有到最後,還是必須交給專家鑑定才能確認的時候。
這篇文章僅列舉一些「各收購專賣店用於鑑定的項目、一般人也能簡單運用」的鑑定項目。不過,由於仿冒業者的技術逐年進化,一般人無法靠自己分辨真假的狀況也不少。在品牌仿包的鑑定上,通常「品質愈好、製作愈精巧的高仿品,就愈需要經驗豐富的專家才能鑑定真假」。「不想把包包交給別人,總覺得怕怕的……」,雖然有些人會因為這類原因,躊躇是否要將包包交給專家確認。但如果真的很擔心自己手上包包的真偽,建議還是交給經驗豐富的專家鑑定,才能萬無一失!
「觀察並觸摸真品的經驗」才是最終依歸
本篇文章雖是針對名牌包仿品做說明,但除了技術不斷革新的高仿品之外,大多都是低成本大量製造的劣質仿冒品。(與名錶相較,更容易從外觀看出來)
的確,最安全的作法是交給專賣店的專業人員做鑑定,但是說到底,專家和一般人之間的差距(撇除專業知識),只在於「接觸過真品的次數」罷了。雖然接觸真品這件事本身,聽起來並不容易實現,但也有人因為憧憬愛馬仕包,經常找專門介紹愛馬仕包的品牌雜誌來看,四處從真品包包的影片來取經,因此能夠辨別真假。或是因為經常光顧收購名牌商品的專賣店,花時間觀察許多真品包包,最後培養出「可以察覺仿冒品的細微差異」眼光的人也不少。好不容易花大錢購入高級名牌包,「培養鑑定之眼」除了能防範仿冒品,也能更加瞭解名牌商品的精緻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