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幣用於紀念、投資與收藏。
日本人最熟悉的金幣應該就是天皇即位的紀念金幣了。因新聞報導而成為秒殺的熱門品項。日本泡沫經濟時期,「印第安人頭像金幣」和「楓葉金幣」做成的硬幣墜飾曾一度流行,或許有讀者仍收藏至今。
大家知道金幣有紀念品、投資商品、配飾等各種樣貌,而且種類繁多嗎?
本文將介紹金幣的相關種類。
金幣大致可分為3類
金幣藏家或許也了解,所謂金幣大致可分為三類:投資型金幣、收藏型金幣與貨幣型金幣。
3種金幣究竟有什麼差異呢?以下將個別解說其相關特徵。
1-1. 與黃金擁有同等價值的「投資型金幣」
投資型金幣是以投資為目的發行的金幣。既然是「金幣」,自然也能作為貨幣使用。
投資型金幣的特徵為黃金價值高於面額。
以最知名的「楓葉金幣」為例,其設定面額為1~50加幣。
50加幣(約為5,000日圓)的「楓葉金幣」重量為1盎司(oz)。「楓葉金幣」是以純金打造而成,後續會再詳細介紹。1盎司約為28g,1克純金價格超過5,000日圓,若直接換算,1盎司「楓葉金幣」價值應達14萬日圓。
由於金價會波動,若能在黃金市值便宜時購買,就可在出售時賺取差價。
1-2. 發行量少稀有價值高的「收藏型金幣」
收藏型金幣是以紀念幣形式發行的金幣。交易價格高於面額和黃金價格。
與投資型金幣最大的差異在於發行數量。由於為紀念幣,具發行量極為稀少和高收藏價值的特性。
有些人會因收藏價值高而將其作為投資,特意保存等待增值,而非當作普通黃金。
一旦增值,往往比投資型金幣更容易獲利,有時會被視為投機商品。
若想收集兼進行投資,建議可考慮收藏型金幣。
1-3. 可當貨幣使用的「貨幣型金幣」
貨幣型金幣是以紀念幣形式發行的金幣。與收藏型金幣的差異在於黃金與面額的價格相同。
其中「日本天皇即位10萬日圓紀念金幣」相當知名,購買價格為10萬日圓,也可作為10萬日圓使用。
與投資型金幣相同,若購買時黃金市價較低,賣價就可能上漲,同時也具有高度收集性和增值空間。
以上就是金幣種類的介紹。
希望進行穩定投資時,可選「投資型金幣」;如追求高報酬率則選擇「收藏型金幣」;若想以收藏家身分收集紀念品,則推薦「貨幣型金幣」。
市面上的8種主要投資型金幣
以投資形式發行的金幣主要有8種。
投資型金幣的重點在於黃金牌價。買賣金額會依當時市值而產生大幅變化。此外,依金幣種類不同,含金量也不同。
投資型金幣的含金量有22K和24K兩種,建議大家可先筆記。
以下將依發行年代先後順序介紹。
2-1. 南非共和國「克魯格金幣」
發行者 | 南非共和國政府 |
發行年 | 1967年 |
含金量 | 22K(純度91.67%) |
每盎司質量 | 33.9公克 |
規格 | 1盎司 、1/2盎司 、1/4盎司、1/10盎司 |
直徑 | 32.7mm、27mm、22mm、16.6mm |
面額 | 無 |
「克魯格金幣」為南非共和國發行的投資型金幣。已有50年歷史,是投資型金幣和市面主流金幣中歷史最悠久的。硬幣反面形似鹿的動物為跳羚,是棲息在南非的動物。
「克魯格金幣」過去曾在日本流行,現今在日本的流通數量已縮減,僅維持製造銷售。大家知道橄欖球與「克魯格金幣」有個特別的共通點嗎?這個共通點就是「跳羚」。
南非的國家橄欖球隊又被暱稱為「跳羚隊」。
為何稱為跳羚呢?因為跳羚是南非的代表動物並用於球隊隊徽中。
紀念金幣則採用象徵國家的圖案。了解金幣上動物圖樣的意義也可增加收藏樂趣。
2-2. 加拿大鑄造的金幣之王「楓葉金幣」
發行者 | 加拿大皇家鑄幣廠 |
發行年 | 1979年 |
含金量 | 24K(純度99.99%) |
每盎司質量 | 31.1公克 |
規格 | 1盎司 、1/2盎司 、1/4盎司、1/10盎司、1/20盎司 |
直徑 | 30mm、25mm、10mm、16mm、13.9mm |
面額(加幣) | 50、20、10 、5、1 |
「楓葉金幣」為加拿大發行的投資型金幣。
正面為伊莉莎白二世的肖像,背面設計為加拿大國旗上的糖楓葉。「楓葉金幣」雖可當作貨幣使用,但因1盎司金幣的面額為50加幣,故通常不會作為貨幣。
「楓葉金幣」擁有很高的知名度,只要提到金幣就會想到它。
過去「克魯格金幣」曾廣泛普及,但在南非產品抵制運動影響下,使「楓葉金幣」大受歡迎,成為目前全球流通量最大的金幣。
因流通量世界第一而備受國際信賴,是具有未來性可放心收藏的金幣。因此,站在投資角度收藏的話,「楓葉金幣」為推薦首選。
2-3. 中國發行且設計可愛的「貓熊金幣」
發行者 | 中國人民銀行印製總公司 |
發行年 | 1982年 |
含金量 | 24K(純度99.99%) |
每盎司質量 | 31.1公克 |
規格 | 1盎司 、1/2盎司 、1/4盎司、1/10盎司、1/20盎司 |
直徑 | 32mm、27mm、22mm、18mm、14.5mm |
面額(人民幣) | 500、200、100 、50、20 |
「熊貓金幣」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發行的投資型金幣。
正面圖案為大貓熊,背面設計則為北京天壇。因正面的大貓熊設計每年都會改變,收集每年的圖案也是樂趣之一。
發行規格主要為上述5種,另有他款缺乏的5盎司 、12盎司 、1公斤規格,還有更輕的1/25盎司版本,光是收集全套貓熊金幣就很有趣。
2-4. 澳洲「袋鼠金幣」
發行者 | 伯斯鑄幣廠 |
發行年 | 1982年 |
含金量 | 24K(純度99.99%) |
每盎司質量 | 31.1公克 |
規格 | 1盎司 、1/2盎司 、1/4盎司、1/10盎司 |
直徑 | 32mm、25.1mm、20.1mm、16.1mm |
面額(澳元) | 100、50、25 、15 |
「袋鼠金幣」為澳洲發行的投資型金幣。
正面為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肖像,背面為象徵澳洲的袋鼠圖案。
因袋鼠設計每年都會變換而和「熊貓金幣」一樣擁有媲美收藏型金幣的人氣。此外,因各發行年份發行量不同而具有增值空間。
在日本知名度非常高,與「楓葉金幣」、「維也納愛樂金幣」合稱「世界三大金幣」。
另外,「袋鼠金幣」原稱為「鴻運(Nugget)金幣」,國外至今仍以「Nugget」稱之。為什麼叫做「Nugget」呢?是因為以前「袋鼠金幣」上鑄有天然金塊的圖案,故稱作「Nugget」,意指塊狀的天然貴金屬。
【發現「Welcome Stranger」金塊150周年紀念金幣】
此款為2019年發行的金塊紀念金幣。
硬幣圖案為稱作「Welcome Stranger」的大型天然金塊(nugget),而且金幣上的金塊浮雕恰巧與澳洲的陸地形狀頗為相似。
為紀念發現「Welcome Stranger」150周年而鑄造,發行量僅有7,500枚。雖然是過去流通的「鴻運金幣」,但因為是紀念幣,所以也屬於收藏型金幣。
若曾購買「鴻運金幣」,現在價格應該已經增值。
2-5. 威風凜凜的老鷹與自由女神——「鷹揚金幣」
發行者 | 美國鑄幣局 |
發行年 | 1986年 |
含金量 | 22K(純度91.67%) |
每盎司質量 | 33.9公克 |
規格 | 1盎司 、1/2盎司 、1/4盎司、1/10盎司 |
直徑 | 32.7mm、27mm、22mm、16.5mm |
面額(美元) | 50、25、10 、5 |
「鷹揚金幣」為美國發行的投資型金幣。
發行年份雖記載為1986年,但其歷史可追溯至1795年。以22K打造10美元金幣,生產發行於1795年至1804年間。
1834年美國修改《鑄幣法》,將純度略調整為21.58K金(89.92%),3年後於1897年再稍微調高至21.6K(90.00%)。設計也有些許更動,由1907至1933年間的自由女神頭像改為印第安人圖樣的硬幣。
過去1986年發行的「鷹揚金幣」含金量為22K(91.6%),且仍穩定流通至今。正面圖案為象徵美國的自由女神(The Statue of Liberty),背面設計則為美國國鳥白頭海鵰(老鷹)。
純度與「克魯格金幣」一樣是22K。此含金量因融合銀、銅而具有耐磨損的特性。由於24K金幣質地柔軟,一不小心就可能造成瑕疵或刮傷。若擔心風險或瑕疵,建議購買耐久性高的「克魯格金幣」、「鷹揚金幣」以及以下將介紹的「不列顛女神金幣」。
2-6. 象徵英國的伊莉莎白女王圖騰——「不列顛女神金幣」
發行者 | 英國皇家鑄幣廠 |
發行年 | 1987年 |
含金量 | 22K(純度91.67%) |
每盎司質量 | 33.9公克 |
規格 | 1盎司 、1/2盎司 、1/4盎司、1/10盎司 |
直徑 | 32.7mm、27mm、22mm、16.5mm |
面額(英鎊) | 100、50、25 、10 |
「不列顛女神金幣」為英國發行的投資型金幣。
正面為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側臉,背面設計則為擬人化的「不列顛女神」。
此款金幣和「克魯格金幣」及「鷹揚金幣」一樣以22K製成,介意磨損的讀者不妨考慮購買。
2-7. 奧地利的靈魂就是樂團!有小提琴圖案的「維也納愛樂金幣」
發行者 | 奧地利鑄幣廠 |
發行年 | 1989年 |
含金量 | 24K(純度99.99%) |
每盎司質量 | 31.1公克 |
規格 | 1盎司 、1/2盎司 、1/4盎司、1/10盎司、1/25盎司 |
直徑 | 37mm、28mm、22mm、16mm、13mm |
面額(歐元) | 100、50、25 、10、4 |
「維也納愛樂金幣」為奧地利發行的投資型金幣。
正面圖案是維也納音樂協會金色大廳的管風琴,背面則為維也納圓號、豎琴、中提琴、小提琴、低音管等演奏會使用的管弦樂器。
「維也納愛樂金幣」深受歡迎,與「楓葉金幣」、「袋鼠金幣」被共同譽為「世界三大金幣」。
2-8. 美國首次發行的純金幣——「水牛金幣」
發行者 | 美國鑄幣局 |
發行年 | 2006年 |
含金量 | 24K(純度99.99%) |
每盎司質量 | 31.1公克 |
規格 | 1盎司 、1/2盎司 、1/4盎司、1/10盎司 |
直徑 | 32.7mm、26.5mm、22mm、16.5mm |
面額(美元) | 50、25、10 、5 |
「水牛金幣」為美國首次以純金發行的投資型金幣。
正面為印第安原住民頭像,背面圖案則為美洲野牛(Buffalo)。
過去美國主要發行22K的「鷹揚金幣」,與海外發行的純金幣(「楓葉金幣」、「袋鼠金幣」、「維也納愛樂金幣」)相比,較缺乏公信力,且人氣也比純金幣低,因而發行新款金幣。由於24K質地較22K柔軟,容易缺損和刮傷,保管時須多加留意。
以上就是全球市面上的8款投資型金幣。
除了稀有款式的「熊貓金幣」和「袋鼠金幣」,投資型金幣的價值取決於黃金重量。因此,計畫買賣金幣時,建議查詢即時黃金牌價。
- 6
款主要的知名「收藏型金幣」
收藏型金幣即為收藏家收集的紀念金幣。與投資型金幣不同,不僅看質量,也依發行量而具有增值空間。但因全球收藏家眾多,使部分金幣難以獲得新品。
其中知名的日本金幣為愛知世界博覽會的1萬日圓金幣。增值後目前收購價可達8萬日圓左右。發行量僅7萬枚,是現今非常稀有的紀念金幣之一。
以下將介紹具高投資報酬潛力且國際知名的6款「收藏型金幣」。
3-1. 風靡一時的項鍊墜飾!美國「印第安人頭像金幣」
發行者 | 美國鑄幣局 |
發行年 | 1907年~1933年 |
含金量 | 21.6K(純度90.00%) |
質量(10美元面額) | 16.7公克 |
規格 | 10美元、5美元、2.5美元 |
直徑 | 27mm、21.6mm、18mm |
面額(美元) | 5、10 、2.5 |
「印第安人頭像金幣」為美國發行的投資型金幣。
正面為印第安原住民頭像,背面圖案則為老鷹。通稱為「印第安人頭像金幣」,其正式名稱為「鷹揚金幣」。其中1907年~1933年發行的「鷹揚金幣」稱為「印第安人頭像金幣」。
該金幣在泡沫經濟時期曾為風靡一時的硬幣項鍊墜飾,或許有時髦的讀者仍保留著。但令人遺憾的是,市面上贗品也很多。或許因為如此才導致其價值稍微縮減。若您仍持有此款金幣,或許可考慮出售。即使沒有增值,也依然保有黃金本身的價值,不須過度擔心。
3-2. 英國曼島發行的可愛「貓咪金幣」
發行者 | 英國皇家屬地曼島自治政府 |
發行年 | 1988年~2012年 |
含金量 | 21.6K(純度90.00%) |
每盎司質量 | 31.1公克 |
規格 | 1盎司 、1/2盎司 、1/4盎司、1/10盎司 |
直徑 | 32.7mm、30mm、22mm、18mm |
面額 | 無 |
「貓咪金幣」為英國皇家屬地曼島自治政府在1988年~2012年間發行的金幣。曼島為面積相當於日本淡路島的島嶼,是英國皇家屬地,並非大英國協成員國。「貓咪金幣」正面為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背面圖案為源自曼島的「曼島貓(Manx)」,是尾巴像柯基犬一樣可愛的貓咪品種。若為愛貓人士,或許可將曼島的「貓咪金幣」改為項鍊墜飾收藏。
3-3. 自19世紀發行至今的英國「索維林金幣」
發行者 | 英國 |
發行年 | 1817年 |
含金量 | 22K(純度91.67%) |
質量(5英鎊面額) | 39.9公克 |
規格 | 5英鎊 、2英鎊 、1英鎊 、1/2英鎊 |
直徑 | 36.2mm、29.3mm、22.2mm、19.3mm |
面額(英鎊) | 5、2、1 、1/2 |
「索維林金幣(sovereign)」為1817年至今由英國發行的金幣。正面為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背面設計為屠龍英雄聖喬治。即使是重新正式發行的金幣也製於1817年,已有超過200年的歷史。因此,熱門的「索維林金幣」若狀態越好,成交價格也越高。
因屬於歷史悠久又可靠的紀念幣,過去也曾被當作投資型金幣,作為小額的黃金投資標的。下次考慮投資收藏型金幣時,從這款金幣著手也許是不錯的選擇。
3-4. 代表法國20法郎金幣的「拿破崙金幣」
發行者 | 法國 |
發行年 | 1852年~1970年 |
含金量 | 21.6K(純度90.00%) |
質量(20法郎面額) | 6.45公克 |
規格 | 20法郎 |
直徑 | 21.1mm |
面額(法郎) | 20 |
「拿破崙金幣」為法國發行的金幣。
「拿破崙金幣」廣義上為19世紀初至20世紀初流通的金幣,但通常指的其實是發行於1852年至1870年有拿破崙三世圖案的20法郎金幣。
除了20法郎,另外還有5、10、40、50、100法郎的金幣,但因流通數量龐大,稀有度較低,故被歸類為投資型金幣,而非收藏型金幣。
20法郎金幣則因稀有度高而擁有增值性。
3-5. 自21世紀發行的「加拿大野生動物金幣」
發行者 | 加拿大皇家鑄幣廠 |
發行年 | 2011年 |
含金量 | 24K(純度99.999%) |
每盎司質量 | 31.1公克 |
規格 | 1盎司 |
直徑 | 30mm |
面額(加幣) | 200 |
「加拿大野生動物金幣」為加拿大發行的紀念金幣,目前仍持續發行中。
正面為伊莉莎白二世,背面則鑄有動物圖樣。背面的動物圖案會每年改變,是收集性很高的金幣。
「加拿大野生動物金幣」的特色在於黃金純度。純金通常以99.99%(9999黃金)比率製成,該款金幣則以99.999%(99999黃金)的純度發行並提供保證。
此外,因發行量僅有少量的數百枚,稀有度也很高。99.999%純度亦用於「自然花卉金幣」和特製版「楓葉金幣」。
「加拿大野生動物金幣」與「楓葉金幣」一樣由加拿大皇家鑄幣廠製作發行,具有高度公信力,黃金本身價值也很高,有機會的話非常建議購買。
3-6. 不僅有圓形竟然還有花形和矩形!?種類豐富的「中國十二生肖金幣」
發行者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發行年 | 1981年 |
含金量 | 24K(純度99.999%)、22K(純度91.67%) |
質量(人民幣150元面額) | 31.1公克 |
規格 | 人民幣100、150、200 、500、1000元 |
直徑(人民幣150元面額) | 23mm |
面額(人民幣) | 100、150、200 、500、1000 |
「中國十二生肖金幣」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發行的紀念金幣。目前仍持續發行且每年更新圖案。如上方照片所示,「中國十二生肖金幣」的特色為金幣造型。不僅有圓形,還有花形、扇形、矩形等形狀。面額還有人民幣1萬元的版本。
因獨特的造型、逐年更動的設計,以及發行量稀少罕見,而深具收藏價值。
以上就是市面上主要的6種收藏型金幣。
收藏型金幣不僅具備黃金重量,也擁有增值潛力。無論是資深收藏家或想收集金幣當作新興趣,都不妨嘗試從收藏型金幣下手。
即使沒有增值,依然能確保黃金的價值,所以不會有太大風險。不過,購買二手品時因金幣已經增值,再出售的風險也會較高。因此,若要當作投資請購買新品,如為個人收藏則建議購買二手商品。
備受國際矚目的2款日本「貨幣型金幣」
貨幣型金幣與投資型金幣不同,並非以黃金價格交易,反而與收藏型金幣的特性較為相近。例如1萬日圓的金幣即可當作1萬日圓使用;而投資型金幣即使具有相當15萬日圓黃金的價值,1枚金幣面額卻只有約5,000日圓。簡言之就是可以當作貨幣使用的收藏型金幣。
以下將介紹2種主要的貨幣型金幣。
4-1. 「日本天皇在位60周年紀念金幣」
發行者 | 日本 |
發行年 | 1986年、1987年 |
含金量 | 24K(純度99.99%) |
質量(10萬日圓面額) | 20公克 |
規格 | 10萬日圓金幣 |
直徑 | 30mm |
面額(日圓) | 100,000 |
現值(10萬日圓面額) | 112,240日圓 |
「日本天皇在位60周年紀念金幣」為日本首款紀念金幣,發行於1986年和隔年1987年,以紀念昭和天皇在位60周年。
正面為鴿子與水紋,背面則為日本皇室的菊花紋章。
1986年發行量為1,000萬枚,1987年則為100萬枚,共上市1,010萬枚,剩餘90萬枚則作為貨幣使用。雖流通量多增值空間不大,卻因「日本首款紀念金幣」而在全球廣受歡迎,1990年甚至出現107,946枚偽造金幣,造成了107億9,460日圓的損失。或許因贗品流出使真品價值下跌,金幣價值已稍微流失。
繼「日本天皇在位60周年紀念金幣」之後,為紀念天皇即位與在位等重要階段,日本遂開始發行相關紀念金幣和銀幣。
4-2. 「日本天皇即位10萬日圓紀念金幣」
發行者 | 日本 |
發行年 | 1990年 |
含金量 | 24K(純度99.99%) |
質量(10萬日圓面額) | 30公克 |
規格 | 10萬日圓金幣 |
直徑 | 33mm |
面額(日圓) | 100,000 |
現值(10萬日圓面額) | 168,360日圓 |
「日本天皇即位10萬日圓紀念金幣」為1990年發行的紀念金幣,於日本天皇即位時發行。和首次發行的「日本天皇在位60周年紀念金幣」相比,重量增加了10公克。因此光是黃金本身價值就和「日本天皇在位60周年紀念金幣」相差5萬日圓以上。且發行量僅有20萬枚,數量稀少,因而使價格行情上漲。
以上就是日本發行的2款知名貨幣型金幣。
近年則因改號令和而發行了「日本天皇即位1萬日圓紀念金幣」。重量為20g,售價140,555日圓(含稅)。該款金幣為收藏型金幣,而非以貨幣型金幣的形式發行。今後恐怕會持續推出收藏型金幣,不會再發行貨幣型金幣了,所以上述金幣應該非常有增值潛力。
以上就是金幣種類的相關介紹。
許多人會收藏金幣當作「投資」,而投資的重點就是盡可能以最高價賣出。
以下將介紹高價出售金幣的方法。
高價出售金幣的4個重點
金幣以黃金打造,除了24K純金以外,另有以22K、21.6K打造的金幣。首先須確認持有的金幣純度為多少。若為本文介紹過的金幣,請參考「含金量」欄位中的內容。部分商品可能會以「9999」、「99999」的形式標記。
如有類似標記,就表示為純金。若沒有,則代表為低於24K的金幣,建議大家查詢看看。
準備完畢的話請見以下高價出售的重點介紹。
5-1. 重點① 查詢黃金牌價
收購金幣最重要的就是行情。
市值上漲可高價出售,價格下跌則將低價賣出。所以別忘了每天確認黃金牌價喔!
這裡須留意持有的金幣純度市價。若收藏24K金幣卻查詢18K金的牌價也只是白費力氣。記住收藏的含金量並查詢該純度的市價。這點是很重要的!
另外,純金市價比起當時已上漲許多,若當時曾購買金幣,現在賣出應可獲利不少。因黃金行情仍有持續上漲的趨勢,購入作為投資還有獲利機會。
藉由查詢市價即可掌握出售以及購買的時機,因此建議養成每天確認黃金牌價的習慣。
5-2. 重點② 保持完整並準備好附屬配件!
若為投資型金幣,外觀狀態和有無配件並不會影響收購價格。因為投資型金幣不太會增值,而是以黃金行情交易。不過,若為收藏型金幣,因部分二手品會以裸幣出售,金幣完好與否及是否包含外盒和保證書等配件會是評估的關鍵。
例如「加拿大野生動物金幣」的外盒中就附有保證卡。此保證卡可證明為真品,使鑑定能夠順利進行。收購業者也因此能放心購入並提供可靠的估價。此外,因店家轉售時可出售完整的商品,提高鑑價的可能性也較大。
投資型金幣中也有像「印第安人頭像金幣」屬於收藏型金幣的案例。現代發行的金幣在100年後可能變古董金幣而增值,故建議大家以盒裝妥善保存。
5-3. 重點③ 賣給專業收購業者!
台灣全國有許多收購貴金屬的店家。但不是所有業者都能以高價收購,有的收購價格也很低。難得收藏了,當然要高價售出才開心呀。
在推薦合適的業者之前,建議大家要小心綜合收購店和二手商店。若想統一出售大量物品,選擇綜合收購店和二手商店可輕鬆賣出,非常值得推薦。由於專營名牌商品和奢侈品專業度較高,建議出售金幣時可洽詢收購專門店。
總結
以上介紹了金幣種類和高價收購的祕訣。
簡單統整而言,金幣大致分為三種,即投資型金幣、收藏型金幣與貨幣型金幣。
挑選懶人包:
・若想以穩定的市價保守投資,推薦「投資型金幣」。
・想收集兼作投資運用則選「收藏型金幣」。
・希望享受收集樂趣,就選「貨幣型金幣」。
因各種金幣擁有不同的特色,請衡量個人資金並挑選想收集的類別。
出售時應注意的要點:
①每天查詢市價,掌握出售時機。
②盡量確保配件完整,妥善保存。
③出售時洽詢受理金幣的收購專門店。
④找到適合自己的收購方式出售。若附近沒有店家,也可考慮郵寄收購。
雖然市價和選擇店家對出售很重要,但金幣的狀態和是否包含附屬配件也是重要關鍵。
購買後別放任不管,記得勤於擦拭並保存在陰涼處避免外盒品質惡化喔!